卫星图像显示,中国在湛江附近又测试了“水桥”驳船系统,还动用了民用滚装船“顺龙海号”参与演练。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能在海上快速拼出一条浮动公路,让坦克装甲车直接从货船开上岸,根本不需要港口码头!
这套系统最狠的地方在于完全颠覆传统两栖作战逻辑。以前登陆战非得抢滩头,现在咱们的驳船能直接在岩石海岸甚至河口组装,台军那些重点布防的西海岸沙滩瞬间就失去了战略价值。更绝的是民用滚装船的参与——平时运货车,战时运坦克,这种军民融合思路让防御方根本防不胜防。
不过说实话,这套系统也不是无敌的。这么长的浮动桥简直就是活靶子,要是没掌握绝对制空权,对方几枚导弹就能让整个系统瘫痪。所以你看解放军最近练的都是体系作战:先是火箭军洗地,再是空军夺权,最后才是这些宝贝驳船上场。这就像打牌,水桥系统是王炸,但得先把其他牌出到位才行。
美国人现在盯得可紧了,前海军军官舒加特天天在推特上发卫星图。为什么这么紧张?因为这套系统一旦成型,意味着台海军事平衡要被打破了。以前觉得海峡是天堑,现在解放军能随时在多点登陆,防守方根本不知道主力会从哪个方向来。
最值得玩味的是造船思路——军民融合不是简单征用民船,而是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军事需求。就像这次参与演练的“顺龙海号”,和水桥驳船是同一个船厂出来的亲兄弟。这种深度融合比临时征用民船厉害多了,平时不显山不露水,战时立即就能组成运输大队。
当然现在说这套系统完美无缺还为时过早。海上组装要时间,恶劣天气受影响,特别是首节驳船要是被毁,整个系统都可能瘫痪。但关键是解放军在持续测试改进,最新卫星图显示广州造船厂还在批量建造新驳船。这种迭代速度背后,是实实在在的作战需求在驱动。
说到底,水桥系统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战略思维升级。它意味着两岸统一不再是单纯的政治议题,而是有了越来越清晰的军事解决方案。当登陆地点从有限的沙滩变成整个海岸线,当民用船只随时可转为军事用途,传统的防御模式确实需要重新考量了。
亿通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