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3日至24日,韩国总统李在明访问日本,这是韩国历任总统时隔65年来,首次将日本作为首访国,可以说是“别具一格”。在访日前,李在明还对日媒表示,日本对韩国非常重要,他将维持尹锡悦政府在慰安妇和劳工问题上与日本达成的协议。这话引发了韩国600多个社会团体的强烈抗议,指责李在明的态度是对历史的背叛。 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点需要注意,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,今年的9月3日,中国将举行抗战胜利大阅兵,而尹锡悦赶在9月3日前访日,并缺席9月3日大阅兵,得罪的是二战的所有受害国。 此外根据日韩发表的联合公报,两国将在安全、科技产业、社会治理、人员交流尤其是对朝政策等方面扩大合作,致力于解决区域“安全威胁”,实现半岛无核化。 这明显是针对朝鲜。 结束对日访问后,8月24日,李在明马不停蹄,从东京直飞美国,开启第二场外访行程,据他透露,将与美总统特朗普讨论“安保、国防预算和关税问题”。 要看懂李在明的动机并不难,美韩是同盟关系,拜登政府将韩国作为美方“延伸威慑”的一环,韩国的安全高度依赖美国,韩国总统上台后给白宫“报到”并不新奇。 2023年,美日韩发表”戴维营协议”,结束了日韩之间的对立局面,日本成为韩国在安全领域的“新伙伴”,美日韩“小北约”格局逐渐形成。 在这种背景下,李在明亲美访日,最想要的是美日的安全承诺,但这无疑将助长朝韩之间的敌意螺旋。目前朝鲜已经把韩国列为“敌对交战国”,8月19日朝韩边境响起枪声,剑拔弩张之下,李在明试图以美日韩三国同盟来威慑朝鲜,只会让韩国滑向危险的深渊。 李在明还不知道,自己惹了个什么样的存在。
当地时间8月20日,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跪地为阵亡烈士颁发勋章的画面让人震撼,他们是出兵俄罗斯阵亡的烈士,为了这场仪式,原本朝鲜劳动党的会议主席台被全部拆掉,换成了3排阵亡烈士的遗照墙,最下面一排有37个烈士遗照,这意味着金正恩就这样跪了37次。 当阵亡烈士的遗体从俄罗斯回国时,金正恩亲自迎接,看着一具具残缺不全的遗体,这位80后领导人紧紧抿着嘴,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泪流满面。 很罕见的是,当媒体报道这件事时,不管是对朝鲜长期敌意的西方媒体,还是韩国媒体,都没有进行歪曲和负面评价。毕竟,一位用屈膝的方式感恩英雄的国家领导者,符合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价值观,这样的人和事不容许被抹黑,这是做人的基本良知。 与金正恩相比,这些烈士的事迹更加令人肃然起敬。
严正一,21岁,右手投弹时被敌人用机枪打断,强忍剧痛用左手捡起手榴弹,连投6弹后壮烈牺牲。 罗南石,41岁,被敌军穿甲弹击中后,怀揣炸药包向敌军坦克爬去,最终在身重16弹、身体被炸烂的情况下,与敌军坦克同归于尽。 李光恩,22岁,执行任务中受伤,面对一个个救援的战友陆续倒下,为避免更大伤亡,他拉响手榴弹自杀,结果只炸断了手臂,随后他单手将手榴弹抵着头部再度引爆,英勇牺牲。 20岁的尹钟赫和19岁的俞伟赫,被乌军包围后顽强战斗,最终身负重伤,两人互相拥抱,引爆炸药,最终壮烈牺牲。 赵哲元等12名朝鲜战士:面对敌军的猛烈攻击,坚守阵地,连续打退6次进攻后弹尽粮绝,被乌军团团包围,12个人手拉着手,用无线电喊出“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”后,引爆炸弹全部牺牲。
看着这样的事迹,很多人无法想象,在二战结束80年的今天,在各国歌舞升平的现在,在世界的角落里,还有这样一群英勇无畏的军人,为了心中的国家、为了人民而慷慨就义。 这样的事迹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,因为我们也有这样的先辈:打光最后一发子弹,跳下悬崖的狼牙山五壮士;连续8次打退敌人进攻、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军的杨根思;身负重伤爬行十多米,用身躯堵敌人枪眼的黄继光;为了不暴露目标,烈火焚身一声不吭的邱少云,长津湖战役中,被零下40度严寒冻成冰雕的冰雕连···
为什么战旗美如画,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,为什么大地春常在,英雄的生命开鲜花。 面对这样一支军队,俄军将领和士兵们目瞪口呆,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表示,朝鲜军人展现出了“坚韧和英雄气概”,他们宁死不屈,即使中弹也要前进,到最后时刻与敌人同归于尽,这种战斗风格令人钦佩。乌军对朝鲜军人的战法同样震惊,因为在整个战斗中,他们仅仅抓住了2名朝鲜战俘,1人被炸弹震晕,另1人在自杀时被敌人打掉了光荣弹,2人都不是主动投降的。
出兵俄罗斯之后,世界再没有人敢小看朝鲜,当然,除了李在明。 面对这样的军人,即便李在明亲美联日,也无法改变自身的结局,8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、抗法援越战争都已经给出了答案,决定战场局势的,从来不是装备的优劣,而是不怕牺牲、舍生取义的军魂。 8月19号的枪声响起后,除了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的警告外,整个朝鲜一片沉默,所有人不禁回想起一件事,今年8月,金正恩在视察“崔贤”级驱逐舰时发表讲话:如果敌军敢对朝鲜动武,朝鲜将做出改变历史的决断。
亿通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